- 信息時間:2024-06-27 11:21
- 瀏覽次數:
為慶祝第十七個“6·9”國際檔案日,全省各地檔案部門圍繞“筑夢現代化 奮斗蘭臺人”主題,立足工作實際,結合當地特色,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
南京市檔案館 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錢七虎捐贈個人檔案30余件,98歲的老地下黨員周久華捐贈包括書信、書籍、結婚證等個人檔案,著名書畫家捐贈藝術作品,南京林業大學捐贈珍稀樹種植物標本檔案。聯合主辦“江河奔騰 紅色浪潮”新中國成立75周年長江黃河流域檔案宣傳系列活動,以線下線上同步展覽、媒體專欄接力展示、讀檔視頻集中展播等立體多維宣傳方式,展現時代之變、發展之變、改革之變。組織開展“走進檔案館”活動,100多位市民走進南京市檔案館,參觀南京紅色檔案展、南京市檔案館館藏珍貴檔案展,聆聽南京解放講座,體驗便捷檔案查詢利用服務。率先在國內開展非遺檔案數據資產轉化試點,建成南京云錦、南京金箔兩大類非遺檔案專題數據庫,聯合開發“金陵檔案·蘭臺拾遺”應用系統在“我的南京”APP上線。
無錫市檔案部門 推出“百年金招牌 鑄魂新時代——國際檔案日暨王源吉非遺文化展”,活動現場播放《王源吉——讓非遺技藝永流傳》視頻,發布《冶坊記憶——王源吉史話》,舉行了“中華老字號”授牌儀式,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非遺檔案故事在當代活態呈現,彰顯百年工商名城的風采。舉行王源吉冶坊非遺資料、無錫鍋廠檔案資料、無錫民族工商業商標實物、劉鐵平書畫作品、江蘇省名中醫趙景芳檔案等捐贈儀式,豐富了無錫市檔案史志館館庫資源建設。發布“檔案文化行 筑夢現代化”暑期研學系列活動內容,讓青少年近距離探索檔案“世界”,感受檔案文化魅力,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公布新增開放館藏檔案100萬余件,數量居全省首位。
徐州市檔案館 聯合徐州醫科大學管理學院舉行人才培養戰略合作簽約儀式,簽署了《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協議》,并共同為“徐州醫科大學管理學院教學科研實踐基地”揭牌。在儀式上,徐州醫科大學管理學院黨總支書記方錦花介紹了管理學院的歷史沿革和師資情況,以及管理學院在科研成績、人才培養質量、黨建創新成果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市檔案館館長劉峰介紹了館藏檔案資源情況和近年來取得的成績,指出市檔案館、管理學院有良好的互補條件與合作契合點,希望今后能夠進一步完善合作理念,加強合作重點,深化合作領域,為雙方合作賦能添彩。
常州市檔案部門 組織開展“6·9”國際檔案日檔案宣傳咨詢活動,全市檔案系統黨員志愿者向廣大市民開展民生檔案、家庭建檔、手機查檔、婚姻檔案、房產檔案等業務咨詢,普及相關檔案知識,解答市民關心問題,引導市民了解檔案、關注檔案、保護檔案,增強廣大市民的檔案意識。圍繞今年的國際檔案日主題,組織常州籍院士檔案主題展、家庭建檔主題展和涉及民生多部門聯合現場咨詢活動,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滿足廣大市民民生事項檔案利用需求。檔案宣傳進社區,與市民面對面,打造貼心服務,提升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擦亮宜居之城的城市名片。
蘇州市檔案館 將6月5日至14日作為第十七個國際檔案日集中宣傳時段,舉辦系列宣傳活動。舉辦“百步芳草 閱讀平江”線下閱讀活動,并將蘇州檔案主題郵局——時光驛站、蘇州市檔案館作為書香平江之旅線路地圖的打卡點,向年輕讀者發布。舉辦“拙政在左 檔案在右”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展示蘇州古城文化歷史的深厚底蘊,延續蘇城人民的文化傳承接力。揭幕蘇州檔案文化打卡地圖,將拙政園社區轄區內檔案文化資源串點成線,為市民、游客提供檔案文化打卡路線推薦。首發紅色檔案飛行棋真人版,讓體驗者在游戲中收獲蘇州歷史知識,獲得了市民、游客的喜愛。在檔案館開放日,拙政園社區、平江街道團工委等單位的15名青年代表參加了蘇州中國絲綢檔案館“第七檔案室之看不見的卷宗”輕解謎體驗活動。該活動建立在“第七檔案室”IP宇宙下,每道謎題都與絲綢檔案息息相關,通過沉浸體驗的解謎活動,見證檔案背后的秘密故事。
南通市檔案館 舉辦周國興檔案捐贈儀式,接受南通籍著名古人類學家、博物學家周國興的資料、書籍、標本等320箱檔案史料,數量眾多、種類齊全,其中標本類檔案形成年代久遠,具有很高的教育價值和研究價值。開展“館長檔案窗口服務接待日”活動,市檔案館館長陳海兵在檔案查閱大廳接待查檔群眾,通過現場交流,詳細了解查檔訴求,以及對檔案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組織檔案普法進企業,在南通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開展檔案工作協作組活動,宣傳貫徹《關于全面推行檔案分類方案、文件材料歸檔范圍和檔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的通知》,組織參會單位參觀《檔案法實施條例》宣傳長廊,并發放《檔案法實施條例》漫畫書和《南通市民生檔案查閱指南》。
連云港市檔案館 發布“我心目中最具影響力40件大事”,自今年3月起,策劃組織實施連云港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我心目中最具影響力40件大事”評選活動,經宣傳發動、投票遴選、評審公布等階段,評定出“我心目中最具影響力40件大事”,編纂《檔案看發展:40年40事》讀本,于國際檔案日宣傳周期間向社會發布。召開“五福傳家,珍藏國家”“我見證、我捐贈、我自豪”檔案征集活動新聞發布會,面向全市征集能夠反映家庭歷史、家族傳承、家族文化的“家風、家書、家傳、家譜、家藏”等為主要內容的檔案,以及連云港成為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建設發展中形成的具有歷史、文化、社會等重要價值的檔案資料。制作《檔案“指尖云”平臺操作視頻》,市縣兩級檔案館聯動,線上線下開展《檔案法實施條例》及檔案“指尖云”平臺推廣推介工作,提升全社會檔案法治意識,推動檔案服務群眾便利化、快捷化。
淮安市檔案部門 聚焦企業檔案留存問題,將清江拖拉機廠的兩臺拖拉機接收進館,并延伸挖掘制作主題展,舉辦實物檔案交接儀式暨“老清江工業記憶”主題展啟動儀式。協調市機關事務局、市文廣旅游局、淮安日報社等部門單位,在全市各商貿中心、旅游景區等戶外大屏進行廣泛宣傳。聯合各縣、區多地點設置主題展板,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折頁1000余份,檔案文創宣傳品1500余件(套),并向群眾提供檔案咨詢服務。聯合江蘇京滬高速公路有限公司開展檔案進高速、進服務區聯動宣傳活動,簽訂黨建聯盟協議。淮安區檔案館邀請機關事業單位檔案員10余人參觀檔案館檔案庫房、外包檔案整理室、數字化室。盱眙縣檔案館結合盱眙龍蝦節面向全社會征集相關照片等。
鹽城市檔案館 開展大型現場宣傳活動,對《檔案法實施條例》、家庭檔案、長三角民生檔案一體化平臺、婚姻檔案、基建檔案、工程檔案、司法檔案等法律法規和檔案知識進行宣傳介紹,接受群眾現場咨詢,并發放宣傳單(冊)、文創產品。活動現場布置了“紅色印初心之檔案見證百年變遷”“城市建設檔案工作巡禮”等特別展覽。大豐區檔案館舉行“烈士回家 紅色檔案 尺牘初心”活動啟動儀式,交接家書、遺物、烈士證明材料等1000余份烈士檔案,這批烈士檔案是傳承紅色血脈、賡續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載體,具有極其珍貴的史料價值。
揚州市檔案部門 發布與市紀委監委聯合攝制的紅色珍檔系列視頻之《鍛造:鐵的紀律鑄就人民的鐵軍》,舉行名人家譜檔案和中國大運河文化檔案集中捐獻儀式,開通揚州市民生檔案便民服務系統,播放“檔說‘實干爭先’”微紀錄片,組織優秀選手代表現場宣講,維揚實驗小學師生進行了“紅色印跡·蘭臺思政課”微課堂情景演繹。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秘書長焦慶標出席活動并講話,勉勵全市各級檔案部門和檔案工作者以對黨絕對忠誠、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主動跟進、融入、服務中國式現代化揚州新實踐歷史進程,持續緊盯、回應、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利用難”“開放難”問題,聚焦檔案“四個體系”建設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扎實推動檔案工作走在前做示范,為奮力推進“強富美高”新揚州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鎮江市檔案館 舉辦“牢記囑托、交好答卷”檔案圖片展、“生態世業、幸福家園”攝影展,生動展示鎮江10年來的實踐探索歷程,進一步激勵黨員干部群眾同心書寫“鎮江很有前途”的時代答卷。市委書記馬明龍對檔案工作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全市檔案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產業強市、鄉村振興、美麗鎮江建設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并提出要全力抓好黨管檔案、依法治檔、資政用檔、科技興檔、人才強檔等各項工作。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王文生調研檔案工作。下一步,鎮江將持續推進“十個一”系列宣傳活動,包括動漫視頻展播、紅色檔案進高校、檔案知識競賽等,不斷提升全社會檔案意識。
泰州市檔案館 舉行檔案捐贈儀式,陳有名、曹宏、丁秋玲和潘秋中等4位捐贈者集中捐贈一批老照片,最早的攝于1964年,極大地豐富了館藏圖片資源。舉辦《祥泰之韻——泰州歷史名勝概覽》《祥泰之韻——泰州非遺傳承人概覽》新書首發儀式,讓讀者全面深入了解泰州的歷史名勝和城市精神內核。活動現場,省級非遺項目姜堰面塑傳人王洪祥進行技藝展示,省級非遺項目“泰州木雕”傳承人帥春燕分享了與木雕相伴50年的心路歷程,帥春燕、靖江泥塑孤山泥狗子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錢伯平捐贈作品。
宿遷市檔案部門 聯合市城建檔案館、宿遷學院開展宣傳活動,就檔案和檔案工作相關知識為公眾答疑解惑,發放宣傳手冊和檔案文創產品。舉辦檔案征集顧問聘任儀式,聘請熱心檔案事業、熟悉宿遷人文歷史、具備一定的社會活動能力和影響力的檔案征集顧問10人,動員更多的社會人士將珍貴檔案資料通過捐贈、寄存、復制等方式保存到檔案館,讓檔案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宣傳優秀檔案工作者,以泗陽縣檔案館副館長姜云路獲評“全國檔案系統先進工作者”為契機,發掘、宣傳全市檔案系統以及各地各部門各單位的優秀檔案工作者,充分展示檔案人風采、彰顯蘭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