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間:2024-10-30 15:01
- 瀏覽次數: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揚州市檔案館開展家庭檔案征集宣傳活動,精心打造《“國泰民安 家卷風華”家庭記憶征集成果匯編》、實物展覽、短視頻、思政課等系列編研產品,以家庭檔案“小窗口”映射新中國成立以來揚州經濟社會的蓬勃“大發展”,以檔案背后鮮活的故事傳遞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的精神自覺。
一是下好“征集+積累”先手棋,讓檔案資源“蘇醒”。市檔案館立足多年系統化、規模化、多元化專題檔案征集工作,于年初面向社會公眾發布家庭檔案征集公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征集到家書信件、家譜家規、家庭相冊、老舊物件等百余件(組)珍貴檔案,進一步豐富了反映社會變遷的家庭檔案微觀樣本,盤活了檔案館和社會大眾不同主體保存的廣泛意義上的檔案資源。
二是打好“匯編+視頻+展覽+思政課”組合拳,讓檔案力量“凝聚”。精心選取部分凸顯時代特征、體現地域特色、具有生活氣息的家庭檔案故事,如塞內加爾共和國授予水利老人徐善焜的兩枚獅子勛章,生動體現了“一帶一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真實見證了中塞兩國友誼;吳道臺宅第的吳氏家族檔案,深入詮釋了“成才未可忘憂國”的家風;市民史美鶴提供的長達76年的全家福照片,清晰記錄了一個家庭隨著新中國的發展散葉開花、椿萱并茂的全過程。通過一本成果匯編、一個短視頻、一場實物展覽、一堂思政課的系列編研設計,充分發揮出社會公眾參與社會記憶建構的能動作用。
三是用好“線上+線下”連環招,讓檔案宣傳“出圈”。創新宣傳思路,加強與新媒體的合作聯動,以更加開放的理念來保護開發社會檔案資源。包括在今日頭條、抖音、微信視頻號發布短視頻《國泰民安 家卷風華——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家庭記憶征集成果展示》;在《揚州日報》開辟專欄《家卷風華》講述檔案背后的故事;在檔案館查檔服務大廳開設實物圖片專題展;精心打磨課件深入基層進行思政課宣講等。通過多矩陣宣傳,發揮好檔案工作“存史資政育人”作用,激發全社會由己而家、由家而國的家國情懷,培育家教涵養、家風培育、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新風尚。
作者:揚州市檔案館 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