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間:2023-02-23 15:18
- 瀏覽次數:
保管單位:江蘇省檔案館
內容與評價:1945年10月初,中共中央華中局根據中央提出的“向南防御,向北發展”的指示精神,向黨中央提出申報籌建華中分局、蘇皖軍區(即華中軍區)和蘇皖邊區政府的報告。10月25日,中共中央華中分局成立,鄧子恢任書記,譚震林任副書記。同時成立華中軍區,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兼任政委。10月29日,蘇皖邊區臨時行政委員會組成,鄧子恢、張鼎丞、譚震林、粟裕、曹獲秋等27人為委員,李一氓為主席,劉瑞龍、 季方、韋愨、方毅為副主席。11月1日,蘇皖邊區政府正式宣告成立。12月3日,邊區政府決定統一全區行政區劃, 建立8個行政區,轄73個縣市、清江市(今淮安市)為邊區政府直轄市。名行政區設專員公署,直接受邊區政府領導。蘇皖邊區政府成立后,繼續放手發動群眾,在不放松武裝自衛的條件下,致力于解放區的新民主主義政治、經濟、文化建設,使處于國民黨統治中心臥榻之側的蘇皖解放區在很短的時間內躋身于“全中國民主建設的楷模”行列。1946年9月19日,新四軍主動撒出淮明,蘇皖邊區政府亦隨之撒離,并輾轉北上山東,不久,自行撤銷,但對外仍保留蘇皖邊區政府名義,直至1947年11月華中行政辦事處成立。
蘇皖邊區政府存在的時間盡管不算很長,但它以民主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和為爭取和平、反對內戰所作的種種努力及其重大成果,成為聳立在蘇皖解放區的一座不朽豐碑,不僅對當時全中國的民主建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為后來新中國的誕生和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館藏蘇皖邊區政府及其一、二、五、六、九專署檔案共有560余卷,內容主要包括生產建設、財政金融、干部人事、公安司法、民政等,具有十分鮮明的根據地工作特色,是蘇皖邊區歷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1945年12月,蘇皖邊區政府各種款項統-收支程序。
1946年3月,蘇皖邊區政府關于頒布興修水利暫行辦法的訓令。
蘇皖邊區興修水利暫行辦法
1946年4月,蘇皖邊區政府關于保護耕牛的通令。
1946年6月,蘇皖邊區政府關于防治蝗蟲的訓令。
1946年7月蘇皖邊區臨時參議會《為揭發所謂“蘇北難民團”真象和國民黨反動派內戰陰謀告江南蘇北同胞及社會人士》
來源:江蘇省檔案局、江蘇省檔案館編《江蘇珍貴檔案圖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