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間:2022-07-15 16:25
- 瀏覽次數:
紅色檔案見證著我們黨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凝結著我們黨百年奮斗歷程中薪火相傳的紅色基因。用紅色檔案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聽黨話、跟黨走,是賡續黨的紅色血脈的重大命題,也是國家綜合檔案館的重要使命。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新時代檔案工作重要指示、重要批示以及總書記在慶祝共青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近日,江蘇省檔案館精心組織開展了“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主題夏令營活動,來自南師大附中新城初級中學、金陵中學實驗小學等多個中小學的數百名學生參加活動。夏令營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取得良好成效,深受廣大青少年的歡迎。
縱觀百年黨史 賡續紅色血脈
江蘇省檔案館精心打造升級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思政教育課堂,不斷開辟青少年學習百年黨史的生動平臺。活動現場,學生們首先參觀了“建黨百年 初心如磐——長三角紅色檔案珍品展”。該展覽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為慶祝建黨100周年,滬蘇浙皖檔案部門首次跨區域攜手聯合舉辦,近500件革命歷史檔案文獻中,半數以上為首次亮相。該展覽作為“喜迎二十大·檔案頌輝煌”夏令營活動的第一站,為學生們打響了回顧百年黨史、以檔育人勸學的“第一槍”。
當學生們步入展廳,跟隨講解員的腳步重溫中國共產黨人在江蘇大地上浴血奮戰的艱苦革命史,在場的每一個人都切實感受到了紅色血脈的延續,切身感悟到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和為民情懷,深刻領悟民族的文明進步、國家的繁榮昌盛,需要青年人接續奮斗、不懈努力。
同學們看到陳獨秀1915年創辦的《青年雜志》創刊號,近距離凝視它引進了西方美術和先進印刷技術的封面和上面的法文字母“LA JEUNESSE”,一時間仿佛看到了20世紀初那批有遠見卓識的青年人遠渡重洋,為深陷泥淖的中國的前途命運四處奔走。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新城怡康街分校初二年級學生江美琦對《青年雜志》并不陌生,“歷史課本上有這個介紹,后來改名為《新青年》” 。但近距離看到這兩本雜志的檔案復制件,仍讓她和同學們激動不已。學生們看到無錫中華青年維德會發放的五四運動傳單,細心聆聽講解員激情講述何謂“五分鐘的恥”,那一刻,五四運動的號角聲仿佛充盈在整個展廳……一件件珍貴紅色檔案,一個個關鍵歷史節點,連線成面,全方位多層次為同學們呈現出巨幅黨史畫卷,讓靜臥在書籍上的往事與人物鮮活生動,讓英雄事跡與精神融入骨髓。金陵中學實驗小學二(7)班的學生夏瑞晗在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期間頒布的《入城守則和紀律》檔案前久久凝視,“正是因為從紅軍到人民解放軍都有鋼一般的意志、鐵一般的紀律,中國共產黨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形成了深厚的軍民魚水情。”
為了讓學生們對紅色檔案留下更深印象,江蘇省檔案館工作人員還給每位小學生發了一份有意思的“考卷”——根據展廳黨史知識制作的考題。題目難易適中有趣味,例如:南京解放的具體日期是哪天?周恩來題詞“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指的是哪個事件?為白色恐怖籠罩下中共宣傳革命思想的“偽裝書”揭面紗,等等。學生們興致勃勃,拿出了考試的勁頭,誓奪一百分。有的信心滿滿,有的抓耳撓腮,氣氛活躍如課堂。
心懷復興夢想 再創時代輝煌
夏令營活動的第二站是參觀“新時代 新成就 新江蘇”展覽。該展覽選取100張美圖,主要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領導全省人民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取得的新成就、新發展,譜寫的新畫卷、新輝煌,涉及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生態文明、旅游觀光、影視文化、脫貧攻堅、民眾福祉等方方面面。
通過展覽,學生們看到:江蘇13個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智能化、數字化融合發展水平連續七年蟬聯第一,神威·太湖之光為華爭光、“奮斗者”號創深潛佳績,大江騰巨龍——南京長江大橋威風凜凜跨江面,揚子江隧道屢破工程難題,脫貧攻堅成績斐然,南京等8地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騰退修復長江岸線……輝煌的發展現狀讓學生們切身感受到:革命時代,江蘇兒女前赴后繼不畏犧牲,勇闖光明大道;新時代,江蘇人民敢想敢干不貪安逸,再創時代高峰!金陵匯文小學一三中隊的余沛逸同學對南京長江大橋表現出強烈的興趣,當得知江蘇省檔案館收藏有南京長江大橋的項目、工程建設檔案時,激動的表示一定要再來“探館”,借閱相關研究成果,為夢想助力加油。
揭秘檔案利用 感悟工匠精神
夏令營活動的第三站在江蘇省檔案館七樓——一個神秘又高端的寶藏領域。在這里,可以看到“我在故宮修文物”一般精細的檔案修復,可以看到足以“以假亂真”的檔案復制件,可以看到精致小巧的縮微膠片。學生們依次參觀了檔案修復室、仿真復制制作室、縮微拍攝室,從頭到尾興致盎然,不停地向在場工作人員請教。
在檔案修復室,工作人員耐心為學生們講解并演示了一種初級修復工藝,學生們分組合作,紛紛圍在桌子旁試驗自己學到的“新技能”,甚至舍不得離開去下一站;在仿真復制制作室,學生們看著工作人員制作的“清五帝”福字、竹林七賢圖、百駿圖、英烈家書等,由衷發出贊嘆;在縮微拍攝室,工作人員給學生們展示了縮微膠片的制作緣由與使用方法,學生們湊在儀器前,大呼神奇。來自南京莫愁中等專業學校的部分學生恰好學過相關技藝,他們追隨工作人員的指引,專心致志的聆聽,不僅初步認識了這種精細的技藝,更深深的感受到檔案館工作人員“埋頭苦干”的工匠精神,領會到了檔案館“為國守史”“資政育人”“傳承文明”的時代重任。
觀看紅色視頻 牢記使命擔當
江蘇省檔案館一樓學術報告廳,是夏令營活動的最后一站。在這里,學生們觀看了25集電視紀錄片《紅色珍檔》選集。這部電視片是為了慶祝建黨百年,江蘇省檔案館聯合江蘇衛視合拍的,播出后在社會上引起廣泛影響,獲“百年風華”全省黨員教育全媒體作品大賽一等獎。其中的《陳氏兄弟》短片,給學生了帶來強烈震撼。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和次子陳喬年,作為我黨早期重要人物以及江蘇省委早期主要領導人,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和革命理想的堅守都具有重要教育意義。去年電視劇《覺醒年代》的熱播,使這兩位兄弟感動了神州大地。視頻截取了陳氏兄弟赴法勤工儉學、加入中國共產黨、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回國領導革命至為革命獻身的精彩片段,令人動容,催人淚下。南京玄外附屬小學悅享讀雛鷹假日小隊的夏云顥同學看了視頻后,深受感動:“我很喜歡視頻里的一句話,‘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陳氏兄弟就是這樣令人敬佩的人。”
學生們靜坐、沉思,伴著蓬勃大氣的視頻音響,在屏幕前的光影交錯里漸漸平復心緒。這只是他們漫漫暑假里一個平常的上午,但它又注定不平常,因為這次檔案館之旅給學生們帶來了一場豐富的黨史知識盛宴和深厚的紅色精神滋養。這是江蘇省檔案館多年來用心用情辦好夏令營活動的初衷,也是充分發揮檔案資源在“四史”宣傳教育特殊重要作用的有力舉措。江蘇省檔案館檔案資源開發處副處長朱芳芳介紹說,“江蘇省檔案館夏令營活動至今已連續開展了20年。20年來,一茬茬江蘇檔案人充分發揮省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不斷創新和豐富活動形式,吸引廣大青少年走進檔案館、走近紅色檔案,努力拓寬思政教學社會實踐渠道,為青少年深入學習“四史”、接受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供平臺,教育引導青少年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努力成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歲月不語,檔案能言。時間的浪潮能沖淡很多的印記,但無法抹去百年黨史的輝煌記憶。那一脈相承的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在歲月長河的淘洗下,更加突顯歷久彌堅的價值和力量。而這一切,就蘊藏在一段段歷史中,存續在一卷卷檔案里,更銘刻在一代代蘭臺人的堅守里,傳遞在一期期夏令營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