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間:2021-07-06 16:02
- 瀏覽次數:
在安徽合肥
有一條以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
命名的“延喬路”
路的盡頭就是
“繁華大道”
這塊路牌上一片花海
圖自@中國青年報
圖自@新安晚報
網友淚奔破防:
如今
我們已經走上了
真正的繁華大道
你們看到了嗎?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檔案是歷史的記載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江蘇省檔案館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25集短視頻《紅色珍檔》正在播出!現在,第二集來了!
今天,跟隨《紅色珍檔》
我們再來回顧陳氏兄弟的一生
陳氏兄弟:
以青春之我 耀信仰之光
1922年,一群中國年輕人來到法國巴黎西郊的布羅尼森林,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臨時代表大會。他們留下了一張珍貴的照片。
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未來都是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其中包括一對兄弟: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是陳獨秀的長子和次子。兩人相差四歲,性格不同,卻有著共同的理想,都曾擔任中共江蘇省委早期重要領導職務,一起奔走在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上。
陳獨秀孫女 陳長璞:大伯父陳延年的性格比較內向,他每每說出來的話,基本上都好像是通過深思熟慮似的。二伯父陳喬年生性比較活潑,比如說他喜歡唱京劇,而且還會拉京胡呢。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1917年,陳獨秀應蔡元培邀請,去北大任教,留下19歲的陳延年和15歲的陳喬年在上海震旦大學求學。在學生時代,他們做過碼頭搬運工人,拉過黃包車,與勞動人民打成一片。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1919年,在當時流傳甚廣的"無政府主義"風潮影響下,陳延年和陳喬年前往法國勤工儉學。
△紀錄片《留法歲月》截圖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研究室研究員 徐貞:留法期間,兄弟二人逐漸認清了無政府主義的欺騙性和反動性。另外,他們先后結識了周恩來、蔡和森、趙世炎等早期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有了深入的了解。
江蘇省檔案館研究館員 劉維榮:這是珍藏在江蘇省檔案館的《少年》雜志影印本。1922年6月,陳延年與趙世炎、周恩來一起創建旅歐共產主義組織——中國少年共產黨,并擔任宣傳部長。這年8月1日, 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的機關刊物《少年》創刊, 陳延年負責編輯、刻蠟板。《少年》雜志辦得有聲有色,被稱為巴黎的《新青年》。
1922年秋,陳延年、陳喬年等人加入了法國共產黨。當年冬天,中共旅法支部成立,他們轉為中共黨員。1923年春天,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陳延年和陳喬年等12人,由法國轉赴蘇聯,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和蘇聯革命經驗。
△紀錄片《人民英模》截圖
1924年陳延年回國,被派赴廣州。于1925年春到1927年3月,擔任中共廣東區委書記,期間與鄧中夏、蘇兆征等人,共同領導了著名的省港大罷工。
△紀錄片《人民英模》截圖
陳延年極為重視加強黨的建設,在廣東區委建立了黨課制度;同時非常重視建立和掌握革命武裝,他協助周恩來建立的"大元帥府鐵甲車隊"是一支實際受黨指揮的革命武裝。1925年11月,鐵甲車隊擴編為著名的"葉挺獨立團"。
與長兄陳延年一樣,1925年春,陳喬年奉中共中央指示回國工作,在北京區委擔任重要職務,協助李大釗領導北方革命運動,他還協助創辦了北京黨校,這是我黨創辦的第一所高級黨校,為黨中央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紀錄片《人民英模》截圖
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白色恐怖籠罩浦江上空。陳延年在危難之際,接任中共江浙區委書記,為迅速恢復被摧殘的黨和工會組織日夜奔忙。1927年6月,黨中央決定撤銷江浙區委,分別成立江蘇省委和浙江省委。陳延年被任命為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上海山陰路69弄90號,曾經是中共江蘇省委機關辦公地。1927年6月26日上午,江蘇省委召開干部會議。會議正進行時,有人報告,一名交通員被捕,此人知道山陰路這處秘密地址。會議隨即結束,眾人散去。下午,陳延年等人冒險返回,不料被反動軍警逮捕。
上海市龍華烈士陵園社教部講解員 李夢園:陳延年的被捕,讓時任淞滬警備司令的楊虎欣喜若狂。敵人為了能夠得到中共黨組織的秘密,向陳延年施以酷刑,陳延年寧死不屈。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7月4日,29歲的陳延年在上海龍華刑場英勇就義。刑場上,劊子手喝令其跪下,他高聲回應:"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有站著死,絕不下跪。"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1927年冬天,陳延年的弟弟陳喬年被黨中央調任中共江蘇省委組織部長。他秘密深入工廠、農村、機關和學校,聯絡同志,恢復和重建黨的基層組織。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1928年2月16日,陳喬年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獄。在獄中,他受盡酷刑,寧死不屈,6月6日遇害時年僅26歲。陳喬年就義前,曾慷慨陳詞"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的幸福吧!"
△電視劇《覺醒年代》截圖
血染的信仰氣壯山河!
100年前
以陳延年、陳喬年為代表的進步青年
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用青春之火點亮信仰之光
吾輩當自強
今天,我們將秉承先烈遺志
踏進新的百年征程!
銘記百年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珍檔》帶您重溫光輝歲月
汲取奮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