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間:2021-11-18 10:32
- 瀏覽次數: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檔案是歷史的記錄者!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由江蘇省檔案館與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制作的系列短視頻《紅色珍檔》正在播出。
一張神秘的全家福
隱蔽戰線的工作是一項充滿危險、充滿犧牲的事業。但是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地下工作者們的事跡往往不為人所知,也很少留下影像資料。這張陳列在揚州市檔案館一樓黨史展覽館最醒目位置的地下工作者的合影,就顯得尤為珍貴。
在照片中,21個人分三排排列,照片上方印著“在毛澤東旗幟下共同前進,胡局長離揚留念”。
警史專家朱德林說,照片中這位胡局長名叫胡漢,是解放后揚州市第二任公安局長。這張照片是他在研究揚州警察史的時候發現的,也由此揭開了一段不為人所知的傳奇往事。
江蘇省警史專家 朱德林:胡漢的資料在公安局很少,除了卷宗中間有他的簽名,其他都沒有。老同志對他的描述也是五花八門,甚至非常傳奇,有的說他是湖匪,甚至有的說他是胡傳奎的化身,長得什么樣,不知道。
一任公安局長,只有簽名,卻沒有任何其他材料。這給朱德林的研究帶來了困難,也勾起他濃濃的興趣。朱德林跑了十幾家檔案館,尋訪數十人,終于在歷經一年多的輾轉尋找后,找到了胡漢的長子,在其家中,看到了這張珍貴的合影原件。
這張拍攝于1950年的照片,讓朱德林異常的興奮,這是他第一次清晰地看到胡局長的容貌。通過跟胡漢長子的交流,朱德林了解到,胡漢最后的工作單位是上海市虹口區檢察院。在辦理了一系列手續之后,朱德林終于在上海市虹口區檔案館找到了胡漢的檔案資料,揭開了這位胡局長的神秘面紗。
胡漢,曾用名汗華、胡漢華、 周歧興……1918年10月7日出生于江蘇省江陰縣胡家橋村一個農民家庭。1948年3月,他被任命為中共蘇皖邊區第二地方委員會社會部聯絡情報科科長,是揚州地下工作的直接領導者。胡漢任職后,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在江都縣城,也就是今天的揚州城區建起了一個40多人的地下工作網絡。1950年調離揚州之前,胡漢與戰友相聚,才留下這張罕見的中共地下工作者的合影。
這照片里面有很多人物的身份都非常傳奇。薛鋒,他當時的公開身份是國民黨中統學運組組長,表面他要鎮壓學生運動,但實際上他是地下工作者。
這批身份各異的暗戰群英,勇敢地戰斗在隱蔽戰線。1948年11月初,胡漢指示20名左右地下工作者,分頭繪制國民黨軍隊的揚州城防圖,薛鋒還為傳遞情報的地下工作者弄到中統的“特務卡”應對敵人盤問。說起當時的經歷,曾參與繪制城防圖的徐澤華老人仍歷歷在目。
中共地下工作者 徐澤華:我和高家秀、楊遂久三人,主要負責畫國民黨的碉堡。我們當時沿著城墻,看哪個地方有,回來以后就是整理了那個城防圖了。
胡漢領導的地下力量,送情報、搞策反,護廠護校、維持市面,為揚州的解放和平穩過渡作出了卓越貢獻。而這支地下力量,只是當時中共地下工作的一個縮影。在尋訪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數份揚州各地的城市情況調查,都是由地下工作者搜集整理而成,內容的詳實程度令人驚嘆。
揚州市委黨史辦原副調研員、處長 陳立:目前為止揚州市檔案館依然可以查到揚州主城區,還有高郵、寶應這些城鎮的情況調查報告,這些報告都是地下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千辛萬苦收集起來,然后傳出城外,傳到解放軍手里的。
揚州市檔案館副研究館員 雍俊:就拿這本《高郵縣城的各種情況調查》來說,它雖然只有非常薄的34頁,但里面內容卻非常豐富,包括河流的流速、走向,河堤的土質、坡度、寬度,更重要的是,在這份材料里面,有一些手繪的很詳細的地圖,把敵人碉堡的位置以及射擊孔的大小都做了一個批注。
這些情況調查還列出了很多敵對陣營中有影響的人物,剖析其內部架構和職能劃分。這些重要情報都是由地下工作者冒著生命危險秘密調查,秘密繪就,秘密送出。
在解放后,照片中半數以上的地下工作者成為共和國第一代人民警察,為鞏固新生政權、穩定社會治安繼續貢獻力量。如今,這張照片上的人多已離世。而對活著的人來說,當年那一場場暗戰,是他們一生中難以磨滅的記憶。
中共地下工作者 徐澤華:共產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我們黨不容易,這一百年過來是不容易,為國家還是值得的。
中共地下工作者吳雨華之子 吳雙:一眼就認出來,合影中坐在中排右邊第一個的,就是我的父親,所以我當時非常激動。
中共地下工作者吳雨華之子 吳群:從這張老照片中間,我知道了父親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我為我有這樣一個父親感到自豪。
“因為我們黨對于隱秘戰線的工作紀律是非常嚴格的。這張圖片的發現,可以說填補了隱秘戰線紅色檔案的一個空白。”揚州市檔案館副研究館員雍俊說。
“通過這張照片,我們可以感受到當年他們在這條戰線同志之間所結成的這種友誼,他們是在艱難歲月之中,是在刀光劍影下結成的這種友誼。秘密戰線也是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黨一百周年的情況下,我們更加緬懷和思念這批無名英雄。”揚州市委黨史辦原副調研員、處長陳立說。
如今的歲月靜好,
只因有人曾為我們負重前行。
當年胡漢和戰友們合影的地方,
如今花團錦繡,美不勝收。
他們共同為之奮斗和犧牲的新中國,
山河繁華,國泰民安,
蒸蒸日上。
讓我們牢牢銘記這些英雄,
繼承他們的勇敢與堅強,
共同為中華復興無畏前行。
銘記百年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
《紅色珍檔》帶您重溫光輝歲月
汲取奮進力量